第(1/3)页 新德李,维多利亚宫。 会议室内一片阴霾,新迪拉召集众人开会,就是为了应对眼下的紧急局面。 她眉头紧锁着,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原本应该十拿九稳的计划,利用东巴的内部矛盾,让敌人爆发内战。 再突然出手,肢解坝基斯坦,坐收渔翁之利。 到这一步都非常顺利。 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逼迫西巴正府认输,她就可以获得胜利的果实。 但是随着单国的突然横插一脚,一切都变了。 东线主力被打的措手不及,差一点全军覆没。 为了堵住东线的缺口,不得不从南方调兵。 谁知一转眼南方竟然全乱套了。 这让新迪拉怀疑,这一切仿佛有人早就计划好了,就等着她一步一步往坑里跳。 拼命打消这种念头,新迪拉让自己冷静,脑子里不断的思考,如果是她父亲面对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但过了两分钟,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根本想不出万全之策。 而在会议室里,其他的人已经炒成了一团。 有人说要立即停止抽调部队北上,原先离开驻地的,立即返回原地,镇压平叛。 另一方则认为不能如此,南方只是癣疥之疾,东线才是心腹大患。 只要解决了东线的危机,随即大军南下,可传檄而定。 对面却反对,如果从南方增援的部队再失败了呢? 之前被歼灭的数万人都是印军精锐,战斗力远超驻扎在南方的部队。 单军能击败他们,凭什么认为从南方临时拼凑的援军能反败为胜? 如果再败了怎么办?那才是丢了西瓜又丢芝麻,两边都顾不上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把新迪拉弄的头都大了。 她不知道,几乎同一时间,位于东巴东北部的边界。 黎援朝和丁大成在阿萨姆邦解决了俘虏问题之后,立即帅军南下,准备进入东巴。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本地青壮组成的五千步兵。 这些人没什么战斗力,却是一种正治姿态。 却在这时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临时指挥所内,一个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摆的姿态很低,对二人行礼后,说明了他的身份。 “我叫哈菲兹·鲁尔,奉临时大统领阁下的命令,前来与贵军交涉……” 在印杜的帮助下,西巴部队投降后,谢贺啦赫曼已经成为名义上东巴的领导人。 然而,令他没想到,刚坐上这个位置,屁股还没做热就出事了。 原本作为他最大依仗的印军,竟然在转眼间兵败如山倒。 紧跟着就传来了单国出兵,势如破竹的消息,令东巴上下震动。 谢贺啦赫曼不愧是一时豪杰,对形势把握很精准,知道这种情况不能再指望印杜。 但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独立,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可是硬碰硬跟单军干,肯定没有胜算。 虽然名义上是单国出兵,但背后怎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 如果连印军都挡不住,他们这点家底就算全丢进去也是打水漂。 所以谢贺啦赫曼很快做出决定,无论如何决不能与单军作战,只要能保住独立的果实,其他任何条件都可以谈。 就这样,哈菲兹出现在了黎援朝和丁大成的面前。 黎丁二人对视了一眼。 丁大成很默契的没有吱声,他是军事主官,打仗行军,他说了算。 但就正治地位而言,黎援朝作为一方诸侯,远高于丁大成。 这种对外交涉肯定要黎援朝出面。 黎援朝上下打量哈菲兹,问道:“也就是说,啦赫曼大统领不希望我的部队越过边境,是吗?” 哈菲兹点头道:“是的,我国与贵国并不接壤,应该秉承和平共处的原则……” 黎援朝听他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不由撇撇嘴。 很显然,面前这位没什么外教经验,这趟来纯粹是赶鸭子上架。 但也无可厚非,毕竟刚刚独立,没有可用之人也很正常。 黎援朝懒得浪费时间,直接打断道:“鲁尔先生,不要说这些废话了,我们的时间很宝贵,直接说说你们的条件。” “这……”哈菲兹的表情一僵。 事实上他来之前,啦赫曼根本就没说什么条件,只让他看看单军这边的态度并探一探口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