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朝堂上的一袭话-《我能观想神魔》
第(2/3)页
此时,秦陌依旧没有到来。
太子跟定国公保持着一开始的姿势,几乎一动不动,关于提出问题的讨论他们更是一句话都不插。
两人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如此这般,过了约莫有大半个时辰。
秦王靠在龙椅上,闭着目,轻揉着眉心,静静的听着下面大臣的奏折。
“天武侯虽然带着大军连夜赶路,长途奔袭到了南部边境,但是速度上还是慢了南唐一步。
战场之上,可谓是瞬息万变,这一步慢,几乎导致接下来所有的事情都陷入了被动。
南唐的军队已经攻下我大秦三座城池,将战线推进了三百里。
而我军后方的辎重部队,一样受到了南唐军队的侵袭,虽有大戟士死命守护,但是北齐的骑兵突然出现,还是杀了一个猝不及防。
我军可谓是损失惨重。”
话音尚未完全落下,另外一人当即便开口说道:“修行者之间的战争爆发的更为惨烈。
根据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三品以下的修行者已经死伤了上千名,高品之下的同样死伤了数十名。
佛门那边派出了已经成道十余年的老僧,他的修为境界已经达到了八品,只能由天武侯亲自出手。
天武侯自是威风凛凛,只用了三刀便将那秃驴的脑袋砍了下来,扬我军威,震我士气。
只可惜,我大秦的巅峰强者还是太少了,佛门那边选用了车轮战,退避了天武侯的锋芒,转而对上了书院的数位大儒。
几番交战下里,双方各自都有大儒受伤,但是却并未出现有高品身死的情况,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我军的伤亡更大一些......”
此言一出,甘霖殿内本就沉闷的气氛,越发的沉闷了起来。
一封封的战报毫无疑问给众人的心头之上蒙上了一层澹澹的阴霾,所有人的心情都沉重了许多。
有不少的大臣都紧紧的皱起了眉头,显然是在心底思索对抗之策。
忽而。
有大臣迈步而出,出声问道:“北齐的军队为何会出现在我南边战线?”
这个问题适才就有人想要问,如今几乎绝大多数的人都竖起了耳朵,静静的听着。
因为青天大陆的地理位置分布,北齐和南唐是被隔绝在大秦的两边的。
整个中部都是大秦的领土,如果想要两方互相支援,那就一定得从大秦的国境之内穿行过去。
可大秦又不是傻子,边境之上囤积了大量的军队。
若说是一只蚊子能飞进去,这倒是正常,但是两国的军队绝对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就这般从南到北。
他们一定有另外的线路。
适才说话之人,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就说道:
“东海!北齐绕了一个大弯子,打造了数十艘战船,在东海当中绕了许久,这才到了南唐。
沿途指路以及护送之人,乃是东海深处的长生剑派弟子,他们暂时没有参与战争,而是继续利用在东海的便利,不断从北齐往南唐调兵。”
这话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在场的众人都是人精,几乎转瞬之间就琢磨清楚了个中关窍。
北方边境一直有杭军神镇守,可谓是稳固无比,北齐那边一时半会根本攻不下来。
而南方边境则是不一样,先前已经说过了,南唐现在攻下了三百里之地,正是士气旺盛之时,合该乘胜追击。
所以两边才会选用这个方法,让北齐的人转移到南唐,然后以这种奇袭的方法,争取能够把大秦的南方边境打残,打废。
以此来做突破口。
而且,大秦王朝的南方是一片平坦之地,路上几乎没有什么险关。
一旦军队再向前突入一千里,接下来就将如入无人之境,可以一路奔袭,直接来到绍京。
到时候,大秦最重要的都城,将会陷入危机之地。
两边真是耍的一波好手段,这是想要将大秦一举灭国呀。
有大臣张口道:“这倒是个麻烦事,形势已经急转直下了,陛下,臣觉得还是需要早做打算。
一旦天武侯守不住,那么绍京危机,北方边境又离都城太远,想要调用杭军神的部下来营救,显然是很有难度的。
玄甲重骑虽然所向披靡,但是数量稀少,奔袭的速度比之普通的轻骑兵还是要慢许多。
而且这是我大秦的王牌之师,只要有任何的异动,北齐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拖住玄甲重骑,阻止他回防守。”
他说的有理有据,分析的非常有道理,有不少的大臣都暗自点头。
然而。
想要让秦王跑,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秦王停下了轻揉眉心的动作,睁开了眼眸,澹澹的看了他一眼,道:“慌什么。
朕就在这里,有本事,就让他南唐跟北齐的骑兵打进来啊。”
一言一语之间,都蕴含着沉稳的气度。
秦王忽而起身,背负着双手,往前走了两步,眼中满是俾睨天下的意味。
“朕相信天武侯,如果真的兵临城下了,那天武侯一定已经战死沙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