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听到小“太阳”呼救之前,克莱恩就和老科勒谈到了他以前的生活,想要看一看东区工人最真实的生活空间。 在密集的住宅区,应该更容易找到人口失踪的线索。 贝克兰德人口走私最大的“货源地”,就是东区那些还没那么缺钱的工人家庭所住的砖楼区。 那里曾是北区和贝克兰德区扩建计划中烂尾的部分,后来负责项目的房屋修建公司破产,公司账目上的烂尾楼被充公拍卖,最后经过几层转手,成为了现在东区最好的房屋住宅区。 穿过几条街道后,他们来到了一处处淡黄色的三层建筑前,公寓式的住宅周围,很多商贩林立,大多都是个体工匠,以手表修理匠居多。 “其实这并不是我原来住的地方,”目光中带些艳羡的科勒说话突然变得扭捏起来,“我以前住的地方是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哪怕我赚钱赚的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能力住在这里。” 说着,他干瘪的手指指向了远处一片没有外漆的砖红色小楼处,那里还是烂尾楼的状态,只是已经装上了门窗,有人在其中生活。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神情因为这里的格局与曾在廷根住的街区相似而略有波动的克莱恩稍稍摇头,语气复杂。 “那片房子最后没有人处理吗?” 不知是不是理解错了他的意思,眼中带着明显怀念的科勒紧忙摇了摇头,解释的话语听起来有些吞吐。 “当然不是,先生。” “那里的房子因为太偏了,最后那些公司老爷们实在不想处理,所以最后全到了我刚才给您说过的辉利党手里,是他们组织了装修和收租。” 他口中的装修不过是给每层加了几个木头窗户和门框,换来的却是狗在无主土地上撒了一泡尿后,不知为何就无中生有的所有权,心安理得向需要住宅的工人收租。 “那这么说,这片由正经公司卖出的房子,要比你原来住的那些更规范一些?”实在想不到怎么继续在刚才那个话题上追问下去的克莱恩转移了话题,依循着脑中模糊的记忆,走向了唯一一家开门,且有店主在的店铺。 在属于克莱恩·莫雷蒂的记忆中,他小时候经常会在类似的店铺前看看能不能捡一些小“玩具”。 收回手指的科勒匆忙跟上脚步,解释起了刚才的问题。 “其实也没有规范太多,辉利党一直以自己是他们统治地区的真正警察自居,比较重视规则,房子的收租也是按照外面那些公司的方式。” 谈话间,他们已经走近了那间被打通两扇并排的窗户,被当作临街门面的店铺。 见门面后的店主还在呼呼大睡,克莱恩侧头看了身旁的科勒一眼,后者快速解释道: “他们一般都会在晚上去集体工厂上夜班,白天补觉。” “有自己的店铺还要去工厂?”这个问题刚说出了,克莱恩就突然觉得自己有点蠢。 幸运的是,半老工人科勒似乎已经对好先生“天真”的想法见怪不怪,只是压低了嗓音。 “这里的人家里坏了东西一般都是自己去修理,没有人会找专门的工匠。” 而且外面的“大客户”也不会在东区找这种业余匠人......克莱恩自己在心中补完了科勒没有说完的话,放弃了打扰这位先生休息的打算,原本就要敲上窗框的手指收了回来。 “我们走......” 就在想要直接离开时,克莱恩突然被那名匠人桌上用歪歪斜斜的巨大字母写成的“海报”所吸引,上面一个个名字不太整齐的排了一列,其中有些被划去,有些却被加红。 “这些是什么意思?”他看向自己的向导。 第(2/3)页